一線風采
|
新華財經 I 中咨公司因地制宜創新咨詢模式助力地方生態保護工作走深走實
| |||||
| |||||
來源:新華財經,2025年11月3日 美麗的新安江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一江清水東出,蜿蜒數百公里,一路流經波光瀲滟、水色佳美的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最終匯入錢塘江。經過多年保護治理,新安江目前穩居全國水質最佳河流之列,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的干凈水。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皖浙聯動共護一江碧水的國內第一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新安江模式”。 在“新安江模式”等國內重要生態保護補償工程運行過程中,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咨公司”)秉持“公正、科學、可靠、敢言、多謀、慎斷”的中咨精神,承擔了《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等重要規劃咨詢服務,為地方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從創立到完善升級貢獻了“中咨智慧”。 創新指標體系助力新安江樣板模式再升級 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歷經三輪試點、多年探索,形成了以跨省生態補償(“億元對賭水質”)為核心,綠色發展為主線的“新安江模式”,不僅造福流域居民,更為全國跨省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例。 2023年9月,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方案(2023—2027年)》,標志著合作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態補償工作邁入新階段。 新階段要有新作為。安徽省黃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中心主任阮堂亮表示,黃山市作為新安江的發源地,為在新時期確保完成水質保護任務,通過攻堅工業點源污染,抓實農業面源污染,開展全域環境整治等方式,堅持點源與面源系統共治,著力構建綠色生態屏障。目前,新安江流域總體水質穩定向好,地表水水質達標率、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跨省斷面水質連續13年穩定達到考核要求并優于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處處長崔向科表示,合作區建設是深入貫徹“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重要實踐。浙江省將與黃山市持續深化協作,共同推動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完善跨省生態補償制度貢獻更多創新經驗案例。 中咨公司深度參與了《方案》的編制工作。中咨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副主任、研究員景峰表示,《方案》創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推動補償機制從兩省“對賭”向“合作共建”轉變;二是推動補償方式從單一資金向多元升級,創新性地引入基于水質的P值,通過 P 值確定出資規模,體現對賭激勵,同時設計M值(含產業人才發展指數M1和合作指數M2)用于資金分配,全面反映產業發展和區域協作成效。 按照M值測算方法,近年來兩省在資金補償基礎上,重點推進了以"浙皖合作十件事"為代表的深度合作。2024年首批合作事項全部完成,取得49項具體成果,覆蓋產業協作、就業服務、文旅合作等十大領域,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過程咨詢為省域重要河流生態保護與地方產業協同發展護航 2023年,受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委托,中咨公司主持編制了《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綜合規劃》和《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兩項規劃”)。 據貴州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兩項規劃立足赤水河流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條件,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特色產業發展,將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現代綠色產業體系。 “為推動兩項規劃編制工作開展,中咨公司團隊在貴州省赤水河流域展開了深入調研。”中咨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自然資源處袁振倫回憶道。規劃編制將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放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局中謀劃,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共進。 “中咨公司提出的重點任務和推進模式針對性強、創新性突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貴州省遵義市發展改革委區域經濟與環資科科長王睿說。 當前,隨著兩項規劃逐步落實,各地持續推進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推動流域范圍內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赤水河流域不僅生態環境正得到持續改善,產業經濟也隨之蓬勃發展。 個性化咨詢服務支持生態保護優秀縣域全面發展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長期以來,安吉縣通過堅持“誰保護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思路,著力構建全方位生態保護補償體系。 為支持安吉縣綠色發展,中咨公司一方面提供知識培訓,另一方面聚焦現代農業、水利等重點領域,助力安吉縣形成高質量項目儲備庫。在中咨公司專業指導下,安吉縣出臺了全國首創的水域基準價核算,為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和生態產品市場交易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咨公司長期系統參與生態保護和建設、生態綜合補償、生態退化地區綜合治理和轉型發展等方面咨詢工作,為地方生態保護工作走深走實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咨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主任、研究員王才君說。 面向“十五五”,中咨公司將繼續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全面深化生態補償政策研究與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切實提升智庫服務能力,為國家和地方提供高質量咨詢服務。(付志偉) | |||||
相關鏈接
- 中咨卓越工程師學院打造“政產學研...2025-10-11
- 媒體聚焦 | 中咨公司以專業咨詢...2025-08-04
- 《經濟日報》 | 全國政協委員茍...2025-03-11
- 《中國安全生產》雜志 | 全國政...2025-03-11
- 《人民日報》兩會特刊 | 全國政...2025-03-11